李家成:班主任“破茧力”,茧在何处?如何着力?未来什么样?
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班主任带班“破茧力”,聚焦于班主任的发展,关注于班级建设变革,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。我将从三个方面解读:“茧”在何处?破“茧”何处着力?“未来”是何模样?
“茧”在何处?
“茧”是自己的
班主任带班“破茧力”中的“茧”究竟是什么?我认为,“茧”不是枷锁,是自己的形成物。它将伴随着班主任整个职业生涯,影响对个体与群体形成发展的看法、做法、想法。
不管是20年的老班主任还是刚上岗的班主任,教学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多想法和做法,理解和体验,它们无比宝贵。这意味着对人生,对世界、对教育、对学生、对自我的认识和实践。
但同时也可能变成班主任再发展的“茧”,需要再次突破它。有的教师会辩证地看待问题,也可能更加极端,有的教师会更加平和地对待教育改革和需要承担的责任,也可能会有抱怨,会气馁。它们可能来自社会文化的影响,周围群体的反馈,自我工作的体验。
作为班主任在认清、反思、重构自我的“茧”中敢于自我否定,突破事业的天花板和瓶颈,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勇气。
① 不够自知:中国班级的特殊性、中国班主任的角色、中国班级建设的内涵
国际化背景之下,我们看到美国、英国没有班主任制,就认为中国也应该没有。但很少人看到冰岛、新西兰等国家是有的。
为什么中国需要班主任制度?中国班主任制度已经有100年历史,有其特殊性。中国的班主任制度不是一个班主任管一批学生,而是一整套学校系统设计,在学校治理和学生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性。理解并肯定它存在的整合性、独特性、发展性以及历史价值和未来价值。
班主任全面、全心关注学生的健康福祉,其管理经验和教育实践是丰富无比的。班主任工作不只是检查卫生,上传下达。那么多优秀班主任分享的经验,自己也拥有宝贵的教育经验、教育体验、教育探索……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国班级的特殊性,班主任角色的特殊性,班级建设内涵。
②不够自强:思维方式、工作方式、发展方式
首先请自问,你有没有用积极的思维,主动的实践,创造性地把世界的丰富性变为现实。
对于当前优秀教师迭代涌起,通过不同项目化研究以及学习方式变革衍生了很多个性教师,班主任在与其交流时缺乏自信和底气,此正是制约班主任发展的“茧”。
大家知道,博士毕业非常难,因此有博士生说,某个同学能够到国外联合培养,毕业后顺利找到喜欢的工作,我要努力向他学习。但有的博士生会说,某个同学读了三年,因为跟不上学业进度就退学了。我也觉得读不下去了。大家看,同样的一群学生,思考问题的角度完全不一样,看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。
再举一个家校合作的例子,有的老师最怕跟家长打交道,心想50个学生都够我忙的了,再来100个家长简直是忙死了。相反,有的班主任想的则是就算给我100个班、几百位家长也不怕,看我怎么影响他们。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思维,于是就会出现不一样的工作状态。
所以,束缚班主任的“茧”是思维方式,是工作方式,也是发展方式。
③不够自信:面对同事、学生和家长、理论研究者
面对优秀班主任,面对各种类型的项目化学习,面对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变革,你是否足够自信?是否有底气——我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和基础,而不是处于一种失语或弱势的状态。
上图展示的是陈雅兰老师组织学生家长实践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也许会问,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跟教育有关系吗?班主任能做些什么?班主任要看到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,发挥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,增强孩子对农业农村的体验,了解民俗文化、农时农事。何止于对学生发展的促进,还有那么多家长参与。可我做过调查,很少有班主任和教师或校长关心过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
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?一个教育部门没有主动介入的事件,就有若干位班主任看到了它的价值,并做出了努力。
破“茧”何处着力
破“茧”何处着力?我觉得可以从有研究的实践、有温度的体悟、有品质的交往三个方面着力。
①有研究的实践:直面学生发展的实践、用心用脑的实践、不断更新的实践
有研究的实践具体来说就是用研究性的眼光直面学生的发展,用心脑去实践并不断创新实践,专注于一隅,执迷于一事。
还是以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为例,随着社会的进步,孩子们对农业、天地自然的体验感悟已变得冻化,更别说亲身参与。若班主任用研究学生的眼光去看看学生到底有什么,到底缺什么,理想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,就会发现有太多可以做的事。
另外,因为我现在在大学任教,孩子们升入大学甚至是读硕读博的时候,我们会看到这一代学生身上有的担当、创新,但同样也会看到诸如不够自知,不够自明等特点。
每年带大一新生的时候,都会听到无数抱怨:专业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;学校也不是我想要的,只不过是为了考上985学校才踩着分数线进华师大。于是,因为执着于985,却丢掉了未来,丢掉了前程。
于是,我们需要以学生研究为起点,用心地培养学生,不是模块式的制造,不是一届一届地复刻,是要面对“一班一世界”的学生,需要用脑用心,不断更新的实践。当然需要很多班主任协同学科教师甚至家长一起投入这项研究。
②有温度的体悟:与学生的交往、家长的交往、个体的生命体验
有温度的体悟与学生交往,与家长交往,全身心体悟生命的个性成长。
我曾访问来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的美国博士生,问他小学毕业以后有没有去看望过老师?他回答,没有。有没有这个机会?他说,应该有机会,因为有同学聚会,但基本上不会请老师。访谈结束后,我问自己,如果学生毕业后再也不联系我了,同学聚会也不给我消息什么感受。多失落呀。
但事实上,这样的情况很少出现。中国班主任与学生不是这样的交往状态。来自学生真诚的甚至终身的感恩,绝对是中国班主任一生拥有的财富。我也不止一次听校长说起,做过班主任以后再任职其他职位,心里还是会无比怀念与学生家长直接交往的体验。
为什么?因为我们对家长和学生付出的越多,会收获越多,这份相互关怀就是联结心灵的极细红绳,是是继续向前的动力。
班主任工作不能简单地用“我很辛苦”“我做那么多事情”来衡量。班主任工作有真心参与,与学生家长是终生交往。
③有品质的交往:与优秀的班主任交朋友、与理论研究者交朋友
有品质的交往,与优秀的班主任交朋友,与理论研究者交朋友。有句话说,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;和积极的人在一起,你不会消沉;与智者同行,你会不同凡响;与高人为伍,你能登上顶峰。
我是大学教师,和很多中小学教师有合作,有人会觉得大学教师是助人的角色,实际上根本不是。我们是相互学习的关系。
比如上海教师董雪梅,她积极探索建班育人的有效方法,经常利用假期,带领学生们开展形式多样的“研学旅行活动”,在实践体验中,增进与学生们的对话交流,实现校外活动的教育性、综合融通和生命成长。她组织的“七色花中队”和浙江武义“小水滴中队”合作开展的“探寻古村落文化”研学旅行活动,是“多主体跨时空合作学习”的全国首例。
研学过程中遇到去哪里、怎么去、可能遇到什么困难……诸如此类的问题全部由学生们自己开会讨论解决,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,同时,在对祖国地图的探寻中,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。
就在今天,她带着新接手的预备初一班,正在福建开展新的多主体跨时空研学实践。这足以令我们尊重和学习。
上面两张海报就是她班上的学生策划、设计、推动策划的。
班主任不是要代替学生做完所有的事情,而是组织、推动、培育。上一届毕业班学生非常有感慨地说,我真的没想到能参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综合活动,它锻炼了我的胆量、语言表达,也给实践能力带来发展,实在是太宝贵。还有一位男生说,没有想到我初二就有胆量一个人从临港坐车到中心城区,到旅行社包车订住宿,设计报价,安排线路。
我想,创新的班主任工作方法,也许正是突破发展之“茧”、工作之“茧”之有效途径。
总之,让富有研究性的实践、有温度的体悟、高品质的交往成就更多的班主任,形成班主任发展的新格局。
“未来”是何模样?
未来的班级可能是怎样?未来的班主任可以回归或者凸显哪些独特性?
我一直倡导中国班主任的工作,是透视理解中国教育的钥匙。不理解班级,不理解班主任是很难理解中国学校,中国教育是怎么运行的。而且我认为在全世界都在研究人与人之间如何尊重与合作,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,人如何更加全面地发展的背景下,班主任所做工作是典型的教育。
那,班主任是谁?
适应性专家
班主任是适应性专家,拥有这三项能力:研究学生的能力、系统建构的能力 、动态生成的能力。
班主任是专家,不是操作工,不是任人使唤,任人批评指责的帮手。班主任是教育工作者,是对教育有理解并拥有教育智慧的人,是能够把学生培养好的人。
“适应性专家”一词还是我从新西兰教育部首席顾问Stuart McCutcheon教授那学来的。有一年,我陪同Stuart McCutcheon教授到上海一所小学去考察。
我记得那天班主任有组织一个中秋节相关的主题活动。过程中穿插有学生的操作,亲子交往,教师队伍的互动与小队合作。Stuart McCutcheon教授看完以后同我说,中国班主任用西方话来说就是典型的“适应性专家”。当下我便请他写下来,回头一查发现,“适应性专家”是国外教师的最高境界之一。
中国班主任需要面对一群一群不一样的学生,随时注意班级环境的变化,制定出某月某个星期甚至某天的计划,没有办法重复,更没有办法照搬照套,一切都需要直接面对。小到班徽设计,主题班会构思甚至是家校沟通用词,背后都蕴藏着对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关注和研究,是对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。
专业领导者
班主任是专业领导者,拥有综合融通的能力,是新型教师团队的负责人,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领导者。
我想特别强调这一点,谈到教师团队建设的时候,脱口而出的是备课组或教研组。换一个角度,就算语文备课组有10位教师,但真正和这个班学生有联系的是一位教师。站在学生家长角度看,学校里哪一个团队最重要,是教这一个班的所有教师所组成的团队,您说是不是。这个团队恰是学校长久以来缺乏关注的,而班主任就是天然的领导者。
这,恰恰是班主任的“茧”。学生语文作业不交,语文教师怒气冲冲地找班主任,你班的学生怎么语文作业不交,数学老师告状说班上某个学生上课做小动作。
那不妨反过来,班主任是不是可以主动问语文老师、数学老师、音乐老师、美术老师,你教好我的学生没有?
班主任要做一个专业领导者,不止是教师队伍的建设,还包括对学生团队的组建、促进和培养。
终身学习者
班主任是终身学习者,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,“做、听、说、读、写”综合的专业发展。
听到新词新表达,我们会产生很多疑问,从而去探索其意义,这就是学习力。尤其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保持永远的学习状态。
这个假期,龙虎塘实验小学四(7)班开展了“隔代互学长本领”项目。祖辈教孩子传统的地方美食、传统的地方游戏和农村生活技能,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;孙辈教爷爷奶奶微信支付、微信视频、手机导航、网上购物等等,让他们紧跟时代步伐。手把手教,面对面学,父母在一旁加油鼓劲,浓浓的亲情不断升温。“隔代互学”以其独特的方式增进了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感情,给家庭带来了别样的幸福年味。
随着项目推进,一个“特殊的儿童节”,开启了两个机构间“隔代互学”的新思路。本着双方都有相互学习的意愿和可能,龙虎塘实验小学和河海老年大学达成了协议:
每周开展一次校本课程,每月一次互学互访,每年一次元旦联欢。现如约开展了四次互学互访活动,每月一次互学互访成了小学生和老年大学生心中最美的期待。
“隔代互学长本领”项目初步构建了互学共长——隔代教育的新样态。
作为班主任的成就感、意义感和价值感在于怎样对待学生,怎样全身心的去理解他们,支持帮助他们,助力和赋能每位学生的成长。所以每位班主任在自我的教育生涯中敢于作茧自缚,而后破茧成蝶,最后翩跹起舞,感悟每个生命拔节的美好。
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班主任带班“破茧力”,班主任本身何尝不是一种力量,还有彼此相互支持、学习交流和创新,让我们可以走向未来,创造一个新未来。
xingjiaoshi@dett.cn
尊重原创,请勿一稿多投